ESG 詞彙表:掌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術語
在可持續發展的世界中,環境、社會與治理(ESG)概念變得越來越重要。為了幫助讀者理解這些專業術語,我們整理了一份ESG詞彙表,讓您輕鬆掌握這一領域的核心概念。
1. 碳足跡
指個人或企業在其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通常以二氧化碳當量(CO2e)計算。減少碳足跡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。
2. 碳中和
碳中和是指通過碳補償(如植樹、可再生能源項目等)來抵消自身碳排放,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狀態。
3. ESG
環境(Environmental)、社會(Social)與治理(Governance)三個維度,ESG標準用來衡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道德影響。
4. 供應鏈透明度
企業對其供應鏈活動的公開度,包括供應商選擇、材料來源等,確保社會與環境責任在供應鏈中得到落實。
5. 可持續發展
一種發展模式,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,不損害後代人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,強調社會、經濟與環境的平衡發展。
6. 社會影響
企業的活動對社會的正面或負面影響,涵蓋人權、勞工條件和社區發展等領域。
7. 綠色能源
來自可再生能源,如太陽能、風能和水能,對環境影響較小,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
8. 循環經濟
一種經濟模式,通過資源重複利用、回收和再製造,最大化資源效率並最小化浪費,推動可持續發展。